三千阔别  (第1/8页)
    ![]()
一、三千阔别    黄山有四绝,亲至见真魂;松似虬螭午,岩如虎豹奔;云滔东海浪,泉涤华清温;归去不登岳,名山君独尊。——《黄山四绝》    红日从山的后方冉冉升起,阳光穿透环绕群山的薄云。    黄山素享“前山险,后山秀”之美誉,不仅有壁立千仞下临无地之陡峻,也有层峦耸翠水软山温之秀美。    蜿蜒细窄的山道沿石壁而建,奇松傲然立于磐石之上。傲峰嶙嶙,云雾环绕,白练腾升,苍松翠柏,此乃黄山四绝。    蓬莱三岛如剑锋直指苍穹,云海袅绕,有如海上蓬莱仙境。    越过玉屏、天都、莲花三峰,便有黄山道观坐落于此。    百年来,黄山道士都在此修炼。    “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。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”    道教崇尚归根、复命、知常。修道之人致虚极、守静笃,离境坐忘,以求长生为仙,终得永恒。    仿佛游离于世外的道观,已许久未有人拜访。    黄山道观的宫观是丛林庙,虽不允许收徒,却接受道友居住在内。    自叶开十四岁下山入世,十七年后才归观。    十七年,江湖已是风云巨变,更新换代。再入道观,却发现人与景一如从前。    叶开下山时,未曾佩剑;如今回来,仍是孑然一身。    江湖的第三个十年,由他的名字拉开帷幕。    第一个十年的缔造者是江湖第一名侠沈浪,第二个十年便是他的师父李寻欢。    第四个十年又会是谁?    他既然回到黄山,诚心归隐,不问江湖世事。这样的问题,也就不愿再深究。    叶开在黄山一住,就是整整六年。    小李飞刀依然是他的拿手绝技,可他自认为比不上小李探花的十分之一,且并不每日行走于生死关头,便捡起了从小练习的黄山剑法。    远在黄山另一头的世界似乎惊变突起。    当他每日清晨跃上山头,极目远眺,也只能看到未完全升起的太阳。    叶开对边城,对长安,依然有些微的留恋。然而年复一年,如此的念头淡化许多。    他今年三十有七,若重出江湖,还能有一番大作为。    只不过在黄山待得愈久,入世的想法就消退了。    长久以往,他倒是像个真正的道士,而非昔日的侠客。    道观肃穆、清净,其中往来的法裔弟子都十分熟络。叶开的记性不错,所以认人也很快,就算是远远看到模糊的背影,都能叫出名字来。    直到他在山门前看到一身黑衣的刀客。    造访黄山道观的人不多,明眼瞧去便知是道教中人,还是逢缘过客。    叶开微微停顿脚步,转而向那人走去。    风声,钟鸣,杀气。    他的人却没有退缩。叶开已注意到来者左手的刀,对方还未出刀,便能察觉到寒芒煞气!    叶开的目光在他的脸上稍稍停了片刻。那张看似平静的面孔,实则掩藏了饱经忧患、历尽沧桑的疲倦。叶开隐约能看出他曾经的风华正茂、意气风发,只是如今都化作了沉寂幽深的潭水。    他在那人的面前止步,缓缓道:“你是来找谁的?”    对方不禁愕然:“你知道我是来找人的?”    叶开微笑道:“看阁下风尘仆仆的模样,必是远道而来。这天底下的道观很多,你能寻到此处,定是来找什么人的。”    他的语意十分委婉,言下所指的是对方这身行头并非来修道的。    那人有一阵的恍惚,半晌才慢慢地道:“你是不是叶开?”    叶开心想,六年过去,竟还有人打听他的下落。    他叹了口气,道:“正是,木叶的叶,开心的开。”    对方更为惊讶,忽然大声道:“你已不认得我?”    叶开狐疑道:“请问阁下是……”    那人几乎是将字句从牙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