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爸爸,你怕不怕黑? (第1/3页)
夜色彻底降临,营地中央点起了一小堆篝火。灶台边的锅还在温着,汤面翻着最后几缕泡沫。空碗堆成一座小山,饼屑撒了一地,野猪rou的香气仍未散尽。 嘉宾们三三两两围着篝火坐下,饱腹后的疲倦让每个人都显得松弛下来。夜风轻轻掠过芦苇地,星光悄悄落在每个人的肩头。 黄导从监控那边回营地,笑着说:“来吧,说好的——每档节目都有的环节,今晚我们也安排一下。” “啥?”程也嘴里叼着根炭烤的芋头片,一脸迷茫。 “湿地怪谈时间。”黄导笑得意味深长,“天黑了,来点不一样的。” “我先来!”魏秋燕一拍大腿,压低声音,“我跟你们说,我有天晚上做梦梦见我踩到一棵树枝,结果那树枝回头跟我说——‘别踩我屁股’。” 全场大笑。 “你这是梦见了二师兄打老树精的那集。”薛天翼乐得前仰后合。 “说正经的啦。”林洛揉着手臂,一脸认真,“我之前真的听说过——湿地深处晚上有人听到‘咕咕咕’的哭声,一靠近又没有人,只有几根被折断的芦苇,还有……湿湿的脚印。” “还有呢,还有!”叶悠然立刻附和,“我朋友说南方有的湿地晚上会起雾,那雾里会飘出一个长发飘飘的白衣女人,脚不沾地,还会唱歌,唱的是——‘往事不要再提’。” “哈?她唱费玉清?”程也爆笑,“你那朋友怕不是雾里放过卡拉OK吧!” “是真的!”叶悠然坚持,“而且那女的唱完会问你一句话——‘你,愿不愿意留下?’” 大家都“嘶”了一声。 就在这时,安娜贝尔宋淡淡开口:“我曾在西伯利亚湿原驻扎过,有个传说……说苔原上深夜会出现一只‘不动的狐’,红眼睛,不跑不叫,只盯着你看。第二天你醒来,就忘了自己是谁。” 气氛一时静了下来,只有篝火“噼啪”作响。 徐兮衡一直在边上慢慢拨着火堆,此刻抬了下眼,淡淡开口:“那个狐传说最早出自西雅图大学动物行为实验室,研究方向是夜行性动物的‘定点诱惑行为’。‘不动的狐’其实是一种延迟捕食策略,一般见于干旱或低温区域,个体通过‘凝视’造成认知错乱,这在某些特定物种的眼球结构中属于生物学反射——” “停停停!”程也立刻高举双手,“博士你这话一出来,那狐狸自己都不敢出来了。” 全场笑倒。 “所以你是说,‘唱歌的白衣女人’也能解释?”魏秋燕乐了。 徐兮衡微微点头:“湿地雾气本身含有大量湿冷气团,声音传播发生干扰,因此一些远距离的蛙鸣、鸟鸣会被误听为人声。另外——湿地夜间经常有长尾鸫、白腰文鸟等叫声较尖的鸟类活动,它们在芦苇间高速穿梭,结合风向容易造成‘脚步感’,这种现象在声学上叫‘混响干涉’。” 嘉宾集体沉默。 “来吧,翻译时间。”韩焱看向伏苓,“我们已经习惯听不懂徐博士了。” 伏苓早就笑得眼尾发弯,抱臂靠在一旁,懒洋洋地说:“简单点——他说雾里唱歌的女人是鸟儿叫错了调,走路的声音是风在使坏,那个‘不动的狐’……是你晚上看久了吓自己。” 弹幕疯了:【影后又上线翻译了】【原来是鸟吓我,风逗我,我吓我自己】【徐博士破坏气氛能力一级棒】【伏老师你能开个‘人类翻译班’吗?】 “那、那我那个‘湿脚印’又怎么说?”林洛还不死心。 “水獭。”伏苓几乎不等徐兮衡开口,“它们常常在深夜活动,踩一踩、滚一滚、洗个脸,然后不小心留下点印子吓吓你。” “对,”徐兮衡点头,“而且水獭具备较强社会性和游戏性,喜欢做出拟人化行为,比如双手举起、侧身卧倒等——” “停停停!!!”众人再次笑倒。 但就是在这种又吓人又科学又被翻译过头的爆笑节奏中,一场湿地夜谈悄然落幕。 远处有猫头鹰在林间鸣叫,低沉的“咕呜”声融进了风的尾音。徐兮衡一边添着火,一边抬头望了一眼夜空。 天穹澄净,星河横过湿地。 他轻声道:“其实,有些声音,不必追究是科学还是幻觉。重要的是,它提醒我们这里还有生命。” 伏苓看着他,唇边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笑意。 她没有翻译这句话。 因为这一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